未來學習的趨勢:
開拓與創新精神為何重要?

若能提供一個着重培養個人特質、態度及共通能力的開創教育課程,似乎更能回應世界潮流、國家政策,以及中學課程改革的精神。
— 趙永佳教授、
何振聲博士 <香港不能缺席「開創教育」>

為什麼開拓與創新精神重要?

科技的發展帶來了社會和勞動力市場的變革。越來越多的工作職位被自動化取代,對勞動力市場產生影響。這些轉變也帶來了更多深層次的問題,如技能需求轉變、學歷貶值和產業結構多元化等。人們開始關注職業發展,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質,以應對這個VUCA時代的挑戰。

Volatility
易變性

Uncertainty
不確定性

Complexity
複雜性

Ambiguity
模糊性

開拓與創新精神教育

國際社會十分重視培養學生適應創新的能力。於2014年,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(OECD)與歐洲聯盟委員會(歐盟)共同展開項目Entrepreneurship360,透過研究歐洲多國情況,制定框架促進開創教育。中國亦於2015年提出「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」政策,激發國民的創業和創新精神。
隨著社會鼓勵及政策推動,開創教育的課程於不同地區的基礎教育中推行。香港教育局於2017年發佈的《中學教育課程指引.學校課程持續更新》亦加入培養開創精神為基礎教育的指標。
多份研究報告均提出開創精神多數涉及價值創造的能力,而且著重創造有利整體社會的價值。經合組織於2015年指出培養價值創造的能力是多種開創教育的共同核心。
報告同時總結開創教育是透過不同的教學方法及活動,培養學生在投入價值創造的行動時所需的能力和經驗,在過程中將機遇和個人想法轉化成有利他人的價值。

教育燃新深信,在這個科技和社會快速變革的時代,學習和發展軟技能如創意、協作力和領導力越見重要,這是人們在未來社會中保持競爭力的重要保障,也是未來學習的一大關鍵。

在這個科技和社會快速變革的時代,學習和發展軟技能如創意、協作力和領導力越見重要,這是人與機器不同之處,也是人們在未來社會中保持競爭力的重要保障。

黃英琦女士

教育燃新董事會主席
創不同協作創辦人及主席  
好單位召集人及董事

開創精神的培育並非在大學時可一步到位,而應當在基礎教育階段,甚至小學或初中,就發展同學有關開創精神的價值與能力。

尹翠祺

教育燃新項目經理
(創新培育)

未來人材培育向來是我們的工作領域之一,推動校本創業教育,讓我們能與教師同行,裝備廿一世紀未來領袖。

計劃合作夥伴

本計劃獲得不同界別持分者支持及參與,完善計劃實踐。

計劃顧問

黃佩珮老師

東華三院黃鳳翎中學(現職:東華三院李嘉誠中學副校長)

鍾富源助理校長

路德會協同中學

關榮昌先生

One Impact
Education 總監

陳廷臻先生

現職社會創新顧問

研究顧問

趙永佳教授

社會科學系社會學講座教授

 何振聲博士

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助理教授

夥伴學校(中學)

港大同學會書院

港大同學會書院

聖瑪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學

明愛胡振中中學

裘錦秋中學(屯門)

夥伴學校(小學)

聖文德天主教小學

秀茂坪天主教小學

參與學校

大埔舊墟公立學校